学习园地HUBEI UNIVERSITY
- 【2013-09-16】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做出了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大战略部署。
- 【2013-09-13】深化基础理论 突出本土特色 学者展望社会文化史研究前景
“社会文化史”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已经历了20余年发展。
- 【2013-09-13】坚守文化责任 彰显文化力量
坚守文化责任 彰显文化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宣传思想领域的一次全局性会...
- 【2013-09-10】教育学术研究的时代使命
教育学术研究在当下应承担怎样的使命?这是直接关涉到教育学术活动品质与价值发挥的关键问题,需要每一个教育学术研究者认真思考与追问。
- 【2013-09-10】创新是学术研究活动的根本目的与意义
教育学术研究在当下应承担怎样的使命?这是直接关涉到教育学术活动品质与价值发挥的关键问题,需要每一个教育学术研究者认真思考与追问。
- 【2013-07-04】[中国教育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教内涵发展重要课题
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写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召开之际 服务决策、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历史任务...
- 【2013-06-25】陶德麟: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幻想和空想,而是有科学根据的理想。
- 【2013-06-07】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三重境界
1929年,冯友兰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题为《一件清华当作的事情》的文章,其中写道:“在德国学术刚发达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要想叫德国学术发达,非叫学术说德国话不可。
- 【2013-05-24】人文研究的价值: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
【核心提示】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际学界的作用不仅在于就中国问题有主要话语权,还应该与西方乃至国际学界就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平等对话,以便在这样的对话中提出中国学者基于中国本土经验而得出的理论观点。
- 【2013-05-22】以加强学习托起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
- 【2013-05-09】社科期刊的选稿标准:模型有用,却非万能
【核心提示】模型有用,但非万能。
- 【2013-05-06】好成果也怕巷子深
【核心提示】学术要经世致用,就要重视成果的传播,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